开启左侧

[院校资讯] 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卫生综合考研大纲(专硕353)

[复制链接]
gwky 发表于 2023-4-18 18: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3年卫生综合考研大纲
(科目代码:353)

Ⅰ.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是我校为招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自命题考试科目,旨在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人群疾病的发生、流行、防治措施和预防保健的实际应用能力。

Ⅱ.考查目标
卫生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以上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流行病学,约40%;
2.社会医学,约30 %;
3.卫生统计学,约30 % 。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单项选择题,25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2.多项选择,10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3.问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4.论述题,5题,每题20分,共100分。

Ⅳ.考查内容
一、流行病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一、定义和特征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流行病学
三、理论流行病学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应用
一、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二、疾病的监测
三、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四、疾病的自然史研究
五、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

第四节 流行病学的展望
一、宏观与微观并举
二、传染病与非传染性病并重
三、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并存
四、发展现场流行病学
五、强化流行病学在循证浪潮中的作用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第一节 疾病测量指标
一、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发病密度、罹病率、续发率
二、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率、感染率
三、死亡与生存频率测量指标:死亡率、死亡专率、病死率、 生存率、累积死亡率、标准化死亡比

第二节 疾病流行强度
一、散发
二、暴发
三、流行,大流行

第三节 疾病的分布
一、人群分布  
二、地区分布
三、时间分布
四、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描述性研究的概念
二、描述性研究的种类
三、描述性研究的特点
四、描述性研究的用途

第二节 现况研究
一、现况研究概述
二、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三、现况研究的常见偏倚及控制
四、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第三节 生态学研究
一、生态学研究的概述
二、生态学研究的类型
三、生态学研究的资料收集
四、生态学研究的优缺点

第四章 队列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队列研究的定义
二、队列研究基本原理
三、队列研究目的
四、队列研究的类型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确定研究因素
二、确定研究结局
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四、确定样本量
五、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六、质量控制

第三节 资料分析
一、率的计算
二、常用危险度指标:
1.发病率和发病密度
2.相对危险度
3.归因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4.人群归因危险度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5.标准化死亡比

第四节 偏倚及控制方法
一、选择偏倚
二、信息偏倚
三、混杂偏倚

第五节 优点与局限性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
二、病例对照研究基本特点
三、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类型
四、病例对照研究用途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一、确定研究目的
二、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
三、病例与对照的匹配
四、样本含量
五、研究因素的选择
六、资料收集方法

第四节 资料整理与分析
一、资料整理
二、资料分析:
1. 统计描述
2. 统计推断:暴露率检验、OR、OR95% 可信区间、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分层分析

第五节 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一、选择偏倚:住院率偏倚,现患新发偏倚,检出症候偏倚
二、信息偏倚
三、混杂偏倚

第六节 优点与局限性

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实验流行病学的定义、分类、
二、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三、实验流行病学主要类型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一、明确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试验现场的确定
四、样本大小估计
五、随机化分组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六、设立对照
七、盲法的应用
八、确定结局变量及其测量方法
九、确定试验观察期限
十、收集资料

第三节 资料分析
一、资料的整理
二、资料分析
三、实验效果的评价指标:
1.预防效果的评价指标
2.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第四节 应注意的问题
一、医德问题
二、主要优缺点
三、预实验

第七章 筛检  
第一节 概述
一、筛检的概念
二、筛检目的及类型
三、筛检的实施原则

第二节 筛检试验的评价
一、筛检试验研究设计:确定金标准、选择研究对象、样本量计算、确定截断值
二、真实性: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约登指数、似然比
三、可靠性:概念、影响因素、评价可靠性的指标
四、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预测值与真实性指标、现患率的关系

第三节 筛检效果的评价
一、筛检效果评价阶段及研究方法
二、筛检项目评价内容及指标:收益、提高筛检收益的方法,生物学效果评价。
三、筛检效果评价中常见的偏倚

第八章 病因和病因研究
第一节 病因的概念和模型
一、病因概念的发展
二、病因模型及其演变
三、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第二节 病因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一、病因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二、工作假设的形成和验证

第三节 病因推断
一、关联的解释
二、病因推断准则

第九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二、流行概况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一、传染源
1.病人作为传染源的分类及意义
2.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分类及意义
3.受感染动物作为传染源的分类及意义

二、传播途径
1.各种传播途径的概念
2.各种传播途径的传播特点
3.各种传播途径的意义

三、人群易感性
1.人群易感性的定义
2.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3.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4.人群易感性与传染病流行的关系

四、疫源地和流行过程
1.疫源地定义、形成条件和消灭条件
2.流行过程

五、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

第三节 预防策略和措施
一、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策略
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三、传染病暴发调查及应注意问题

第四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
一、预防接种
二、免疫规划
三、免疫规划的效果评价

二、社会医学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社会医学的概念、内容与任务
一、社会医学的概念
二、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三、社会医学的任务

第二节 社会医学的发展
一、社会医学的萌芽
二、西方国家社会医学的创立与发展
三、我国社会医学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医学的特色理论与创新观点
一、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
三、生理、心理、社会的健康观
四、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
五、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
六、全社会参与的大卫生观

第二章 医学模式
第一节 医学模式的概念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演变
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三、机械论医学模式
四、生物医学模式

第三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第三章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第一节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概述
一、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
二、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的发展历程
三、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对社会医学的理论发展

第二节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框架与内容
一、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理论模型
二、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行动框架
三、影响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

第三节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与实践
一、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
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行动领域

第四章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
第一节 基本内涵及衡量指标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及衡量指标
二、健康的内涵及衡量指标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健康
一、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
二、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卫生服务
一、经济发展与卫生服务需要
二、经济发展与卫生服务需求
三、经济发展与卫生费用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健康投资
一、健康投资的内涵
二、健康投资效益分析

第五章 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
第一节 人口与健康
一、人口数量与健康
二、人口结构、素质与健康
三、人口流动与健康

第二节 生活工作环境与健康
一、营养与健康
二、食品安全与健康
三、体力活动与健康
四、职业压力与健康
五、城市化与健康

第三节 社会网络与健康
一、社会网络的内涵与作用
二、人际关系与健康
三、家庭关系与健康
四、退休、失业与健康

第六章 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构成及特征
一、文化的概念
二、文化的构成
三、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文化影响健康的模式与特点
一、文化影响健康的模式
二、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

第三节 文化对健康的影响
一、教育对健康的影响
二、科技进步对健康的影响
三、风俗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四、其他文化现象对健康的影响

第七章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第一节 心理因素与健康
一、人格与健康
二、认知与健康
三、心理压力与健康

第二节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一、行为与健康行为
二、行为因素与健康
三、健康行为的观点与理论

第三节 行为心理问题的干预
一、政策干预
二、环境工程设施干预
三、大众媒体干预
四、社区干预
四、组织干预

第八章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概述
一、社会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
二、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

第二节 定性研究
一、定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
二、定性研究的用途
三、定性研究方法
三、定性研究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第三节 定量研究
一、定量研究的概念及特点
二、访谈法
三、自填法

第三节 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主要类型及一般结构
二、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步骤
三、问题及答案的设计
四、问卷的评价

第九章 卫生服务研究
第一节 卫生服务研究概述
一、卫生服务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二、我国卫生服务研究的进展
三、卫生服务研究的分类
四、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
五、卫生服务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
一、基本概念
二、卫生服务需要的测量与分析
三、卫生服务利用的测量与分析
四、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指标的应用
五、影响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因素

第三节 卫生服务资源
一、卫生人力
二、卫生费用

第四节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一、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概述
二、卫生服务综合评价内容的特征
三、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
四、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

第十章 社会卫生状况
第一节 社会卫生状况概述
一、社会卫生状况的概念
二、社会卫生状况的评价
三、社会卫生状况的指标

第二节 我国社会卫生状况
一、人群健康状况
二、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
三、健康中国

第三节 全球卫生状况
一、全球健康状况
二、全球卫生
三、全球卫生策略

第十一章 社区卫生服务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概述
一、社区
二、社区卫生服务
三、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概况

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与内容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式

第四节 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
一、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程序
二、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对象
三、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

第十二章 弱势人群卫生服务
第一节 妇幼卫生服务
一、妇幼卫生工作的成就及挑战
二、影响妇女保健的社会因素
三、影响儿童保健的社会因素

第二节 老年人卫生服务
一、人口老龄化及其带来的挑战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及其健康特征
三、老年人保健

第三节 残疾人卫生服务
一、残疾人基本情况
二、残疾发生的影响因素
三、残疾人的健康问题及其卫生服务需求特点
四、残疾的预防与康复

第四节 流动人口卫生服务
一、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
二、流动人口的健康问题
三、流动人口卫生保健

第十三章 社会病防治
第一节 社会病概述

第二节 攻击与暴力行为
一、攻击与暴力的概念与分类
二、人际暴力的表现形式与发生率
三、人际暴力的根源与控制措施

第三节 自杀行为
一、自杀的概念与分类
二、自杀的发生率与分布特征
三、自杀的社会根源
四、自杀的预防

第四节 非故意伤害
一、非故意伤害的概念
二、非故意伤害的相关研究
三、非故意伤害的死亡情况
四、非故意伤害的预防干预理论

第五节 成瘾行为
一、成瘾行为的概念与分类
二、吸毒
三、问题饮酒行为

第六节 与性行为相关的社会病
一、与性行为相关的社会病的概念与分类
二、与性行为相关社会病的社会根源
三、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四、青少年妊娠的预防与控制

第七节 精神障碍
一、精神障碍的概念与分类
二、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与疾病负担
三、精神障碍的社会根源
四、精神障碍的预防与控制

三、卫生统计学
第一章  绪论                                          
一、医学统计学的含义
二、医学统计的工作的基本步骤
三、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
四、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2.同质与变异
3.变量与资料
4. 参数与统计量
5. 误差

第二章  医学研究统计设计概述
一、医学研究设计
1.医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医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二、实验性研究统计设计概念
1.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观察性研究统计设计概念
1.普查和抽样调查
2.随机抽样方法

第三章  统计描述
一、频数分布
1.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2.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频数分布
3.频数分布表的作用
4.频数分布图的作用

二、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集中趋势的描述:算术均数、 几何均数、 中位数、 百分位数
2.离散趋势的描述:极差 、四分位数间距 、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数
3.分布形状:偏态和峰态

三、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1.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2.应用相对数指标的注意事项
3.常用统计指标

四、统计图表
1.统计表
2.统计图

第四章  常见的概率分布                                
一、随机事件与概率

二、二项分布和Poisson分布概念和特征及应用

三、正态分布
1.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
2.正态分布的应用
3.正态性检验

第五章  参数估计                                   
一、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
1.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
2.样本率的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

第六章  假设检验                                       
一、假设检验的概念            
二、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三、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四、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
五、假设检验的统计意义与实际意义
1.假设检验的统计意义
2.假设检验的实际意义

第七章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一、单样本均数的t 检验
二、配对样本均数的 t 检验
三、两独立样本均数的 t 检验
四、正态性检验和两样本的方差的齐性检验     

第八章  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一、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与应用条件
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2.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二、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三、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四、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五、多样本方差的Bartlett检验和Levene检验

第九章  行列表资料的假设检验                  
一、四格表资料的检验
1.检验的基本思想
2.四格表资料的检验
3.交叉分类2×2表关联性分析

二、配对四格表资料的检验
1.配对四格表资料的观察结果有无差异的检验
2.配对四格表资料的关联性分析

三、行×列表资料的检验
1.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2.两组或多组构成比的比较
3.行×列表分类资料的关联性分析

四、行×列表资料的检验的注意事项

第十章  基于秩次的假设检验方法                     
一、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     
二、单样本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

三、完全随机设计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1.两组计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2.两组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

四、完全随机设计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1.多组计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2.多组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
五、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

第十一章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一、简单线性回归                           
1.线性回归的概念
2.回归参数的估计                           
3.回归模型及参数的统计推断

二、线性回归的应用                          
1.总体回归线的95%置信带                 
2.个体Y值的容许区间                        
三、残差分析
四、回归分析应用的注意事项

第十二章  线性相关                                    
一、直线相关                                      
1.直线相关的意义         
2.直线相关系数的定义和意义                  
3.直线相关系数的计算和检验
二、Spearman秩相关
三、线性回归直线相关的区别与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4粉丝

1129帖子

热门图文
热门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在线客服

微信扫一扫,择校、咨询、反馈随时联系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卫灿公卫研习社

公卫保研帮

公卫就业帮

卫灿公卫研习社OA

纽盛注册营养师

Copyright   ©2017-2018  卫灿公卫研习社    ( 浙ICP备2020040349号,浙网文(2024)0234-01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