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是为医学高等院校招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类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入学考试科目。目的
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公共卫生
与预防医学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所需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
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
学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
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
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卫生综合考试范围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
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毒理学基
础、儿童少年卫生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
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2
流行病学约50 分
卫生统计学约50 分
环境卫生学约50 分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约50 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约50 分
毒理学基础约30 分
儿童少年卫生学约2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第1-20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0 分
名词解释第201-210 题,每小题5 分,共50 分
简答题第211-215 题,每小题10 分,共50 分
Ⅳ.考查内容
一、流行病学部分
(一)绪论
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诠释;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
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特征
(二)疾病的分布
1.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频率测量指
标;死亡与生存频率测量指标;疾病负担指标。
2.疾病流行强度: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
3.疾病分布的形式:人群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地区分
布特征;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三)描述性研究
1.概述:概念;种类;特点;用途。
3
2.现况研究:概念、类型、特点、用途;设计与实施;常见
偏倚及其控制;优缺点。
3.生态学研究:概念、类型、特点、用途;优缺点。
(四)队列研究
1.概述: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特点;研究目的;研究类型。
2.研究设计与实施:研究因素、结局的确定;研究现场与研
究人群的确定;影响样本量的因素及估算需要考虑的问题;
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率的计算;效应的估计。
4.常见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5.优缺点及其他实践类型
(五)病例对照研究
1.概述:基本原理;基本特点;研究类型;用途。
2.研究设计与实施:研究对象的确定;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研究因素的确定;资料收集方法
3.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描述性统计;不同研究类型的推断性
统计分析;效应的估计,分层分析;剂量效应关系的分析;
研究功效。
4.常见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5.与队列研究优点和局限性的比较
(六)实验流行病学
1.概述:定义;基本特征和用途;主要类型;
2.研究设计和实施:明确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影响样
本量的因素;随机分组与分组隐匿;设立对照;盲法的应用;
4
确定结局变量;确定观察期限;收集资料。
3.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评价指标。
4.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缺点和应注意的问题:主要优点;
存在缺点;应该注意的问题。
(七)筛检
1.概述:概念;目的及类型;实施原则。
2.筛检试验的评价:筛检试验的定义;评价方法及指标。
3.筛检效果的评价:检项目评价内容及指标;常见的偏倚。
(八)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
1.病因的基本概念:病因与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多样性。
2.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三角模型;轮状模型;健康决定因
素的生态模型;病因链与病因网。
3.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概念;模型的应用。
4.发现和验证病因:发现病因的法则和方法;穆勒法则。
5. 因果关系推论:一般原则;评价单个研究的真实性;病
因推断准则。
(九)预防策略
1.预防策略与措施:策略与措施;疾病的三级预防;健康保
护与健康促进
2.国内外疾病预防策略与实践:中国卫生工作方针;健康中
国战略;全球主要卫生策略。
(十)公共卫生监测
1.概述:基本概念;目的与应用。
2.公共卫生监测的种类与内容:疾病监测;症状监测;行为
5
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其他公共卫生监测。
3.公共卫生监测的方法与步骤:监测方法;基本程序。
4.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
(十一)传染病流行病学
1.概述:基本概念。
2.传染过程:病原体;宿主;传染过程。
3.流行过程:基本环节;疫源地与流行过程;影响因素。
4.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预防措施;传染病暴发、流
行时的紧急措施。
5.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预防接种;免疫规划;免疫规划
的效果评价。
(十二)慢性病流行病学
1.概述:基本概念;主要危险因素。
2.流行特征:疾病流行特征;危险因素流行特征。
3.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预防措施。
(十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1.概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和特征;分期;分类;分级。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内容;风险评
估的内容过程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开展流行病学研究
的意义;暴发调查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信息收集与报告;现场卫生学
评价;传染病防控;其他处置。
(十四)分子流行病学
6
1.概述:定义;应用;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
2. 生物标志: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3.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生物标本采集;生物标志的选
择和检测;
4.应用与展望
(十五)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
1.循证医学:定义;实践基础;实践的方法。
2.系统综述:基本概念;步骤与方法;偏倚;质量评价。
二、卫生统计学部分
(一)绪论
1.卫生统计学的定义。
2.统计学中的若干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参
数和统计量、资料的类型、概率与频率、小概率事件。
3.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二)调查研究设计
调查研究的概念和特点;调查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四
种常用概率抽样方法及其特点;调查研究的质量控制;测量
工具的质量评价;
(三)实验研究设计
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3.常用的实验设计类型: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和随机区
组设计。
(四)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7
1.频数分布表(图)的用途:频数分布的特征和频数分布的
类型。
2.频数分布表的编制和频数分布图的绘制。
3.集中位置的描述: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及中位数的意义
和适用范围。
4.离散程度的描述: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
变异系数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5.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的特征及其在统计学上的应用。
5.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方法:正态分布法和百分位数法。
(五)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常用相对数:率、构成比和相对比。
2.相对数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3.动态数列指标及其应用。
4.率的标准化:基本思想、意义、直接法和间接法、标准化
死亡比。
(六)总体均数的估计
1.均数的抽样误差的概念。
2.标准误的意义和计算。
3.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区别和联系。
4.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规律。
5.t 分布的概念,图形特征以及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
6.置信区间的概念及其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七)假设检验
8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基本步骤;I 型错误与Ⅱ型错误
和检验效能的概念;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假设检验需要注
意的问题;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联系。
(八)t 检验
单样本、配对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的t 检验的应用条件;
z 检验的应用条件;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变量变换
的目的和常用方法。
(九)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
2.不同设计类型资料的方差分析,包括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
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3.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的方法。
(十)二项分布和Poisson 分布及其应用
1.二项分布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条件。
2.率的抽样误差及其计算。
3.二项分布的应用:总体率的估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率
的z 检验。
4.Poisson 分布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条件。
5.Poisson 分布的应用:总体均数的估计及总体均数的z 检
验。
6.二项分布和Poisson 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
(十一)2 检验
1.2 检验的基本思想。
2.独立样本四格表2 检验的应用条件。
9
3.配对四格表的2 检验基本公式及应用条件。
4.R×C 列联表资料的2 检验的注意事项。
5.四格表的Fisher 确切概率法的基本思想。
(十二)秩和检验
1.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概念、优缺点。
2.非参数检验的适用范围。
3.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
4.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5.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6.随机区组设计的秩和检验。
(十三)双变量关联性分析
直线相关的概念;意义及应用;直线相关系数的统计推
断;直线关系分析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秩相关;分类变量
的关联性分析。
(十四)直线回归分析
直线回归的基本概念;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直线回归
系数的统计学意义及假设检验;直线回归分析需注意的问题;
直线回归与直线相关分析的区别与联系;直线回归分析的应
用。
(十五)医学人口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1.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2.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3.寿命表的概念。
10
4.寿命表的编制方法和应用:简略寿命表编制的基本原理,
常用指标的意义。
(十六)统计方法选择与结果解释
资料统计处理分析方法选择的基本思路;统计分析需要
注意的若干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的正确解释。
(十七)统计分析结果的正确表达
1.常用统计表:基本结构、制表原则及注意事项。
2.常用统计图:基本结构、制图原则及绘制要求,适用条件。
3.医学论文统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4.统计分析结果表达的常见错误。
三、环境卫生学
(一)绪论
1.健康及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2.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环境介质、环
境因素、原生环境、次生环境、全球环境问题
3.环境卫生学发展简史: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
(二)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 人类的环境:环境、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概念及特点
2. 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
人对环境的适应性,环境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双重性,人与环
境之间的生态平衡。
3. 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暴
露,暴露特征与反应,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人群健
康效应谱与易感人群。
11
4.自然环境与健康: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的健康危害
5.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污染的定义及其的健康危害。环境
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及其健康危害。
6. 健康危险度评价:基本内容和方法。
(三) 大气卫生
1.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大气的结构按气温的垂直变
化特点分层,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卫生学意义。大气物理性状
的概念、强度单位及其卫生学意义。
2.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大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
来源、分类、特点。
3.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4.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污染源的调查、污染
状况的监测、人群健康调查。
(四)水体卫生
1.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化学性状指标、微生物学性状指
标的定义及卫生学意义。
2. 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水体污染
物。
3. 水体的污染、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湖泊、水库污染;水
体污染的自净作用,水体自净过程的特征,生物净化;水体
污染物的转归(迁移和转化)。
4. 水体污染的危害:生物学污染危害(生物性病原体的污染
危害、水中藻类毒素危害);化学性污染的危害(有机污染
12
—酚、多氯联苯及无机污染—甲基汞、镉的危害)。
5. 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水体污染调查(污染
源调查、污染状况调查、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
水体污染监测(江河水系监测)。
(五)饮用水卫生
1. 饮用水与健康:介水传染病,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及其健
康危害,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2. 集中式供水: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水的净化和消毒、配
水管网的卫生要求,供管水人员的卫生要求。
3. 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涉水产品的卫生问题,涉水产品的
卫生毒理学评价程序。
4. 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集中式供水的卫生调查、
监测和监督。
(六)土壤卫生
土壤的污染、自净及污染物的转归;土壤污染的定义和
基本特点,土壤的净化作用(生物净化)。
(七)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办公场所卫生;办公场所的概念及基本卫生要求。
(八)公共场所卫生
公共场所的定义及卫生学特点。
(九)环境质量评价
1.概述: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内容、方法。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污染源的调查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
价方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的应用(大气和水环境质量
13
评价)。
3.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概念、内容、工作程序。
(十)家用化学品卫生
化妆品概念,化妆品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十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
1.概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
3.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
四、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一) 绪论
1.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概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研究对
象、任务和目的。
2. 职业与健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及分类;职业病的概
念、特点、诊断依据;职业性健康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准
则及三级预防原则;工作有关疾病。
(二)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方法与应用
1. 职业生理学:体力劳动时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及特点;作
业时氧消耗动态;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劳动和作
业类型。
2. 职业工效学:劳动强度的分级;职业工效学。
(三)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1. 概述:生产性毒物、职业中毒、生物转化、蓄积、气溶胶
的基本概念;职业中毒的诊断、急救、处理和预防原则。
2. 金属与类金属中毒:慢性铅、汞、锰中毒的毒理、临床表
14
现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3. 刺激性气体中毒:刺激性气体概念、理化特性、毒理、毒
作用表现、中毒的诊断、治疗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
4. 窒息性气体中毒: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分类;CO、HCN、H2S
的接触机会、毒理、临床表现、急救及预防措施。
5. 有机溶剂中毒:有机溶剂对健康的影响;苯的接触机会;
苯中毒的代谢过程、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原则及预防措施。
6.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的毒作
用共同特点;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的处理和预防措施;
三硝基甲苯中毒临床表现;TNT 的侵入途径及其在体内的代
谢。
7.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聚合、缩聚的定义;高分子化合物的
毒性和临床表现;氯乙烯的代谢过程、毒性、临床表现及预
防措施。
8. 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的接触机会;有机磷农药中毒毒理、
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急救及预防措施;农药中毒的
管理办法。
(四)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1. 概述:生产性粉尘、矽尘、石棉粉尘、尘肺、矽肺、石棉
肺、煤工尘肺的概念;尘肺的分类、预防原则;呼吸道对粉
尘的防御机能;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2.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与矽肺:矽肺的病理变化、X 线胸片表
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
3. 硅酸盐尘与硅酸盐肺:石棉的理化特性及其在发病学上的
15
意义;石棉肺的病理特点、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X 线表现
及并发症。
4. 煤矿粉尘与煤工尘肺:煤工尘肺的病理改变和X 线表现的
特点
(五)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 不良气象条件:高温的定义;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
高温所致疾病;中暑的治疗和诊断;热致疾病的预防。
2. 噪声:听阈、痛阈、听域的概念和单位;生产性噪声对听
觉系统的危害、诊断原则及预防措施。
3. 振动:局部振动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及预防原则;全身振
动的危害;振动的诊断原则。
(六)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
1. 概述: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概念。
2. 职业性致癌因素: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和判定中的职业
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3. 常见职业性肿瘤: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其相应的职业性
致癌因素。
4.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措施。
(七)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1.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
2. 职业环境监测:职业环境监测的概念和目的
3. 生物监测:职业生物监测的概念、特点和意义;接触评估
的概念及方法;生物监测的特点、意义、类别和程序;
16
4. 职业卫生调查: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监测的采样策略和采样
技术
5. 职业有害因素的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的内
容;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危险度管理。建设项目的
概念、分类;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的评价要点;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的异同。
(八)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的监督与管理:我国职业病防治法
的颁布实施;我国常用的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制定原则
五、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一)营养学基础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能量、矿物质(钙、铁、
锌、碘、硒)的定义、食物来源及缺乏症。
(二)维生素
维生素(VA、VD、VB1、VB2、尼克酸、VB6、叶酸、VB12、
VC)的定义、分类、食物来源及缺乏症。
(三)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生物活性物质的定义、多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及食物来源
(四)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及意义,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及营
养问题,影响食物营养价值的因素。
(五)特殊人群的营养
孕妇、乳母、婴儿、老年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及营养
问题。
17
(六)公共营养
公共营养的定义、DRIs 的概念及制定,EAR、RNI、AI、
UL、AMDR 的来源、意义及用途。膳食结构和膳食指南的定义、
2016 版的膳食指南的核心推荐及营养调查与评价的概念及
其包含的内容,营养改善措施有哪些。
(七)临床营养
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病人膳食,肠内与肠外营养,病
人膳食的种类及适应症;围手术期营养要求,
(八)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营养与肥胖的关系及肥胖的预防措施,营养与糖尿病,
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营养与高血压,营养与痛风,
营养与癌症
(九)分子营养学与营养流行病学
分子营养学的概念,营养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十)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1.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食品中的细菌菌相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细菌污染指标与食
品卫生学意义;黄曲霉毒素的代谢及毒性,黄曲霉毒素食物
污染的预防措施,镰刀菌毒素食物污染及其预防措施,玉米
赤霉烯酮的食物污染;食品腐败变质的条件,食品中蛋白质
的分解,食品中脂肪酸败,K 值,过氧化值和酸价,食品腐
败编制的卫生学意义及处理原则;食品的化学保藏,食品的
冷藏,食品的冷冻保藏,食品的加热杀菌保藏,食品的辐照
保藏。
18
2.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农药的残留及其来源、兽药
残留及其来源,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应用及
毒性;食品中金属污染的特点,汞、镉、砷的毒性及食品污
染以及国家的限量标准;食物中氮亚硝基化合物的食物来源、
毒性及预防措施,苯并(a)芘的食物污染来源及预防措施,
杂环胺类的食物来源及预防措施,丙烯酰胺的食物来源及其
预防措施,常用塑料材料制品的卫生问题; 食品的物理性
污染的类型。
(十一)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使用原则及其卫生管理。常用
防腐剂、增味剂、着色剂、护色剂及甜味剂有哪些。
(十二)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
粮豆、蔬菜、水果、畜禽、蛋类、乳类及油脂的主要卫
生问题的卫生及管理,酒类的卫生学指标,保健品的分类及
管理,转基因食品的定义、主要卫生问题以及管理。
(十三)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
食源性疾病的定义及种类,人畜共患病的种类,食物过
敏的定义,食物中毒的定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
弧菌食物中毒四、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五、大肠埃希菌食
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八、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霉变甘蔗中毒,河豚中毒发芽马铃薯食物中毒、四季豆食物
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食物中毒调查处理;
(十四)食品安全性风险分析和控制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内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19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十五)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食品安全标准的概念、及分类。
六、毒理学基础
(一)绪论
1.毒理学基本概念;现代毒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及相互关系。
2.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
(二)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性、毒效应和毒物的基本概念。
2.选择毒性和靶器官;毒效应的分类;生物学标志的概念及
其意义。
3.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及其意义。
4.常用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
(三)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1.生物膜与生物转运;生物转运的过程及其毒理学意义;
2.生物转化的概念、反应类型、主要代谢酶。
(四)毒作用机制
1.毒物在体内转运与转化及终毒物形成过程和机制。
2.毒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细胞调节功能障碍。
(五)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1.一般毒性评价常用试验类型及其主要目的和意义;
2.急性毒性试验、局部毒性试验、短期、亚慢性和慢性毒性
试验的基本概念、试验设计要点、评价指标。
(六)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及其评价
20
1.外源化学物致突变的类型、机制、后果;DNA 损伤修复。
2.遗传学终点概念及遗传毒理学成套实验入选原则;常用致
突变试验的原理及观察终点。
(七)外源学物致癌作用及其评价
化学致癌作用;化学致癌过程;化学致癌体细胞突变机
制;化学致癌物筛查的基本方法。
(八)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评
价方法。
(九)管理毒理学
安全性、实际安全剂量、风险、可接受风险、风险交流
等基本概念;管理毒理学的概念与范围;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的概念与主要内容;风险分析的概念与内容要点。
七、儿童少年卫生学
(一)绪论
1.儿童少年年龄范围的界定,儿童少年生物和社会特征。
2.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的内容,生命周期理论,《“健康中
国2030”规划纲要》有关儿童少年健康的内容
(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概述
1.生长、发育、成熟、发育可塑性概念;生长发育指标体系;
生长发育研究内容。
2.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阶段性与连续性的
统一、程序性和时间性的协调、不同步性与多样性的平衡、
生长发育的高度可塑性。
21
3.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基本理论观点:进化观、社会生态学理
论、整体观。
(三)儿童少年身体发育
1.儿童少年体格发育:体格的阶段性变化、身体比例变化、
体形变化。
2.儿童少年体能发育:相关体能的概念;儿童少年体能发育;
儿童少年体力活动。
3.儿童少年体成分发育:体成分模型、体成分发育的年龄特
征、性别特征、种族差异
4.脑发育:生命早期、童年期、青春期脑发育。
(四)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
1.儿童少年认知能力发育:认知发育的阶段理论、感知觉发
育、注意力及记忆力的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发展。
2.儿童少年情绪情感发育:3-12 岁儿童情绪发展特征、青少
年情绪情感发育特点。
3.儿童少年个性及社会化发展:个性、自我意识概念及重要
阶段特点。
(五)青春期生长发育
1.青春期发动:青春期、青春发动期的青春发动时相概念。
2.青春期发育特点:体格发育特点、性发育特点、性心理发
育。
(六)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的多维性、复杂性:包括遗传影响
因素、物质环境因素、社会决定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等,
22
其中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潜能而环境因素制约或促进
潜能的实现程度。
(七)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
1.生长发育调查:生长发育调查设计的种类;生长发育测量
技术种类。
2.生长发育评价:概念、评价内容与;生长发育水平评价的
方法:包括离差法、百分位数法、Z 分法;生长发育速度评
价的概念;发育匀称度评价包括的指标;发育年龄评价的概
念及指标。
(八)儿童少年健康问题和健康促进策略
1.儿童少年健康问题:衡量健康的维度和指标体系。当前儿
童少年主要健康问题。
2.儿童少年健康的生命历程观:主要的相关概念
3.儿童少年健康促进策略:全生命周期保健策略、生命初始
1000天、基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的健康不平等改善策略、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策略。
(九)儿童少年常见病
儿童少年常见病及类型、流行特点;儿童少年肥胖、儿
童少年视力不良与近视、儿童少年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定
义,肥胖的筛查方法与标准。
(十)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
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特征,心理卫生问题定义、特征
常见心理卫生问题或障碍;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十一)儿童少年卫生服务与学校卫生监督
23
卫生服务内容:生长发育和健康监测、健康教育和健康
促进、常见病防治与健康管理、心理卫生服务、学校营养服
务、校园安全管理与伤害及暴力预防、体育和体力活动。
Ⅴ.参考书目
1.《流行病学》第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詹思延主编。
2.《医学统计学》第3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晓松主编。
3.《环境卫生学》第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杨克敌主编。
4.《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孙贵
范主编。
5.《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孙长颢
主编。
6.《毒理学基础》(案例版)第2 版,科学出版社,张爱华
蒋义国主编。
7.《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第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陶芳标主编。
|